查看原文
其他

疫情当前,如何应对恐慌!

京师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20-08-19

作者 | 蔺秀云教授团队

新春将至,本是辞旧迎新的时节,但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和飞速扩散,给节日的气氛带来了阴霾。截至1月24日11时,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869例,治愈出院34例,死亡26例。

此次疫情爆发于海鲜市场,许多人猜测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某种野生动物,而吃野味的人则是将其带到人群中的罪魁祸首,也就是说,大家认为这是一次“人为”灾难。相较于天灾,“人祸”发生的过程中,人们更容易产生一些特殊的想法和反应,尤其是容易恐慌[1]。

疫情当前,我们会“慌”

在想法评估上,一些人会认为疫情是无法控制和不可预测的,因为它来势汹汹;也有人认为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,“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吃野味的人”。

不同的想法,也会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。认为疫情无法控制和预测的人,可能会感到:

· 恐惧、恐慌,又害怕又着急

· 无助,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

· 退缩、孤立,不想与人接触,认为“人世太凶险”

认为疫情本来可以避免的人,则更可能有这样的感觉:

· 被侵犯和背叛

· 失去信任

· 愤怒,尤其是对吃野味的人,认为他们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健康

· 想“报复”、要求正义,在社交平台上发布“吃野味的人都该判死刑”的言论

在这些情绪中,“恐慌”可能是最普遍的。

严重的情况下,面对疫情的恐慌可能会让人做出一些强迫行为,比如,洗手本身是件保护自己的好事,但极度紧张地一遍遍洗手、一天洗几十次,想停也停不下来,内心非常痛苦,就变成强迫行为了。面对疫情还可能会出现疑病,呛咳一下都会吓得不得了,害怕自己是不是已经被感染。恐慌还可能引发一些荒唐的从众行为[2],比如抢醋喝酒来消毒。对于整个社会以及一般民众来说,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突发的风险事件,大家往往依靠直觉对它进行认识和判断,由于情况不清、信息模糊,恐慌就极易让人产生从众的行为倾向。

流言蜚语,让人更慌

随着微博、微信公众号上个人品牌大量兴起,在疫情后,官方话语空间和民间话语空间此消彼长,政府部门发布消息的速度和信息常赶不上媒体和个人,这虽然让我们多了许多获取信息的途径,但这带来的并不只有好处。

先前研究有两方面的发现。一方面,量化模型显示,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,传染病的传播概率将减少三分之一,因为媒体报道越多,大家的预防意识越强,会增加自我保护行为,疾病的传播速度就会减缓[3]。


但另一方面,如果看太多、频繁地用社交媒体讨论疫情等灾难性事件,可能反而会使它对大众健康的影响变得更严重;尤其是媒体机构分享的耸人听闻的故事,比如昨日某专家到访武汉称“自己怕了”的报道(已被许多读者认为失实),虽然很吸引人的眼球,但其带来的是极大的恐慌,催生恐慌的大范围扩散,还可能增加读者生理疾病(如心脏疾病)的可能性[4]。

“慌”可以,但没必要“很慌”

恐慌本来是具有社会适应意义的,因为恐慌意味着对危险的警觉,感到“慌了”的人会对危险更敏感、更积极地保护自己;而一些对疫情不以为意毫无恐惧、不戴口罩又喜欢扎堆的人,可能不能敏感地做出反应,最终暴露于危险之中。

过度的恐慌是破坏性的,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态和生活。我们已经在网上看到了许多消息、新闻甚至谣言,也许你跟我一样,总是忍不住去刷这些信息,不止出于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,更是出于恐慌。恐慌可能驱使人们更多地去搜索、去看更多疫情的报道,并越看越慌、越慌越想看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[4]。

“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原因的灾难,我们总有一种基本的冲动,那就是想要去看、去打听,直到我们觉得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都了然于胸了。” 康涅狄格大学(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)的肯尼斯•拉克伦(Kenneth Lachlan)这样说,“这可能是一种解决威胁的方式:了解威胁,把未知的威胁纳入到我们对周围世界原本的理性理解里。”[5]

也就是说,比起疫情本身,“未知”和“不确定性”更让人恐慌,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控制它,这种失控感更让人焦虑

走出“很慌”,保持积极心态

除了恐慌,我们可能还有别的负面情绪。别怕它们,毫无波澜才是假的

我们可以识别情绪、给它们打标签、清晰地描述出来,允许它们存在,比如命名“恐惧”,描述恐惧的感受,带着恐惧正常生活。根据正念的理念,要意识到很多情绪和想法“只是发生在脑子里的事”,是大脑对危险的应激反应,而现实其实稳定得多。

最后,在尝试解决问题上,用问题解决导向的、偏向积极期待的方式来想事情,落实在行动上,做积极的事,比如,有条件的话,给湖北捐一些物资。

走出“很慌”,让生活有确定性

恐慌大多来源于不确定,而在生活中,如果我们能维持更多的程序化,那我们就能感受到更多可控感,不再那么慌。

在春节这一本就让人忙乱的时间点上,这不是件容易事,但它值得做,比如,规律作息,即便是假期,也不要花太多日常时间刷手机;实施锻炼,充分利用这个小假期提高自身免疫力,保障身体有抵抗力。

走出“很慌”,获取正面信息

除了照顾自己的生活和情绪,在获取信息的时候,我们也应有所选择。应该了解科学知识,学习预防和应对方法,谨遵医护人员的建议,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少扎堆等;可看信息报道,多读病毒科普,少传恐慌情绪,要传也传积极的、支持性的情绪。如果在网上遇到疫区民众表达恐慌,也不必喷,慌是正常的,有余力的话可以留言安抚和支持,但切忌继续放大恐慌(除非是面对不以为意的亲朋好友时,可以稍用“恐吓”技巧)。

最后,生理上的防护依然是重要的!!!少出门,少聚集;勤洗手,勤通风;戴口罩,讲卫生;打喷嚏,捂口鼻;喷嚏后,慎揉眼;有症状,早就医。

图是假的,源于网络,但道理是真的

学堂君

学堂君所说的“别太慌”并不是让大家“一点也不慌”,而是说,我们的警惕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度。


支持医护人员,从不添乱做起❤


(如何说服长辈,可参考:震惊!!!300万中国父母不戴口罩!北大教授竟然这样说!!

参考文献:
[1]U.S.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[U.S. DHHS]. (2004). Mental health response to mass violence and terrorism: A training manual. DHHS Pub. No. SMA 3959. Rockville, MD: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s,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.[2]谢晓非, 郑蕊, 谢冬梅, 王惠. (2005). SARS中的心理恐慌现象分析. 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41(4), 628-639.[3]Fast, S. M., Kim, L., Cohn, E. L., Mekaru, S. R., Brownstein, J. S., & Markuzon, N. (2017). Predicting social response to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from internet-based news streams.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, 263(1-2), 551–564. [4]Thompson, R. R., Jones, N. M., Holman, E. A., & Silver, R. C. (2019). Media exposure to mass violence events can fuel a cycle of distress. Science Advances, 5(4), eaav3502. [5]https://www.newscientist.com/article/2199780-viewing-media-coverage-of-traumatic-events-may-fuel-long-term-distress/[6]Calhoun & R. G. Tedeschi (Eds.), Handbook of posttraumatic growth: Research and practice (pp. 334-354). Mahwah, NJ, US: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.




作者 | 蔺秀云教授团队

编辑 | 木棉959

(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,欢迎转发至朋友圈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,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)

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

夸夸群 | 熬夜 | 手机 | AA制 | 杠精 | 学婊

欲擒故纵 | NTR 男子汉 | 择偶 | 分手

心理绘画 | 心理人 | MBTI | 心理咨询

家暴 | 出柜 | 吵架 | 童年 | 生育

同性恋 | 抑郁症 | 性教育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